首页 > 传统

道教音乐如何发展的?古代道教音乐的发展

道教音乐如何发展的?古代道教音乐的发展

道教音乐如何发展的?

清云道长(微信:gp3936)介绍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与太上老君有关。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にたまでじゅすさび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

古代道教音乐的发展

唐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唐代的道教音乐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唐高宗曾令宫内乐工制作道调。玄宗曾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亲自研作和教授道乐,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

《混元圣记》卷八日:“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

《册府元龟》卷五十四记有“(天宝十年)四月,帝于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他还诏道士司马承祯、李会元制《玄真道曲》、《大罗天曲》;诏工部侍郎贺知章作《紫清上圣道曲》;诏太常卿纬绦制《景云》、《九真》、《紫极》、《承天》、《顺天乐》、《小长寿》等六曲。玄宗自作《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


唐代诗人作诗也有不少提及道乐的,例如张籍有“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之句;女诗人薛涛在其《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之句。可见当时道乐流行之盛。

唐时因道士的流动,道乐由宫廷传至中国民间,又吸取了许多中国民间曲调,包括一部分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有的被改名后即用于道教活动,如把《无愁》改称《长欢》,《苏罗密》改称《升朝阳》,将它们都纳入了道乐之列。

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在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中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

唐末张若海撰《玄坛刊误》称唐代道乐为“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道教的斋醮仪式得以进一步规范。这时的道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宋代是道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宋代的道教音乐具有南曲风格,丝弦乐也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分别编写道乐,多达数十首,如《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等。

特别是宋徽宗好道,重用道士林灵素修改、增补道教斋醮仪式,颁《金篆灵宝道场仪轨》426部,并选全国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道乐总集《玉音法事》,即是在北宋时编纂的,它以曲线记谱收录了南北朝、隋唐以来的词章和宋真宗、宋徽宗所制的赞颂50首。

曲线记谱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声曲折”,似一唱三叹,衬词较多,具有南曲风格。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

 

阅读推荐:

打胎后怎么超度
超度亡灵的最佳时间
如何才能知道灵婴已经超度成功?
灵婴真的存在吗?灵婴的由来
灵婴复仇事件,真实案例!
堕胎20年了灵婴还在吗?

 

清云道长:gp3936

2018算命网站,大师在线: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