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中,留到现在的无一不是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而来的,像儒家的“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赋予中国人立足自身却胸怀天下的责任,但同时也消磨了三纲五常这些落后的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思想赋予了中国人顺应自然又以柔克刚的智慧,但也消磨了无为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墨家的“交相利、兼相爱”思想赋予了中国人和平主义和双赢的智慧,但也消磨了小国寡民的思维。因此这些文化的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力量都深深植根于传统。但是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与时俱进创新内涵与形式方能永葆文化的活力。
这些渗透灵魂的精神指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被丰富绚烂的文化遗产所承载,传之后人,延绵不绝。我们要在焕发传统文化的活力的同时,也要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浪潮中创新的文化底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继承传统文化,稳固文化力量之根脉。要激发传统的活力,首先要意识到其重要性,正本清源,批判继承,方能步履轻盈走向未来。近年全社会都重新重视起国学,社会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国学热”。“国学课程”虽然走进学校课堂;但也有不少非法组织利用这些国学干预孩子们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进程。社会上“国学班”蔚为壮观。但在这股浪潮下也掺杂着不和谐的声音:部分“读经班”让孩子死记硬背却不管是否理解、有些“女德班”宣扬“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
需要我们时刻警惕,坚决纠正。除了内化无形的精神思想,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化遗产也是继承工作中重要一环,包括物质的文物与非物质的艺术与技艺。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接触传统文化最直观的也是最鲜活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让文化精神直抵人心。既要保护好文化载体,更要珍视文化灵魂,才能留存住传统文化之根。
创新传统文化,焕发文化力量之花朵。传统文化要在今时今日焕发生机,不能墨守成规给人以“老古板”的印象。需要运用新观念与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更易于接受。 有人通过现代游戏将“孔子”作为一档文化类游戏让年轻人在娱乐中学习。这就是将传统与现代传媒结合的典型,通过轻松的方式激发起观众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故宫近几年推出的“萌”系文创产品,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与支持。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都体现了换位思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当传统文化不能走进人的内心从而被接收,再优秀的文化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必须利用受众更易于接受的传播理念与新兴技术手段,方能让传统化的根脉开出绚烂的时代之花。
文化是一个文明集体思想与意识的体现,进而指引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文化必须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方能保持健康与先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保持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兼顾继承与创新,协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不曾断绝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09-07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